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2024年博士后招收簡章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7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甲醫院。2013年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獲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獨立招收資格。
醫院重視科研并開展高質量的科學研究。在Nature出版集團發布的自然指數排行榜中,醫院2016-2022年連續七年進入全國醫療機構前百強;科睿唯安公布的ESI排名,醫院臨床醫學學科于2019-2022年連續四年躋身ESI世界前1%;2020年全國首次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醫院排名深圳市第1位,廣東省第3位,全國第55位。2021年考核等級為A+,在全國位列52名,在深圳市三級綜合醫院排名中蟬聯榜首。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我院綜合排名全國94名,14個學科進入2022年度全國百強;2023年第六屆“中國醫院知庫排行榜”,我院排名全國第25位。近5年來,醫院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牽頭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3項,承擔子課題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5項,其中承擔重大項目1項;獲批省市級科技計劃600余項;各級科研經費累計達5億元;醫院榮獲國家、省市級科技獎23項;成果轉化金額累計近2億元。
醫院擁有良好的科研平臺。實驗室面積1.5萬平米,包括1400平米動物房、1400平米GMP細胞房和GMP廠房,2200平米公共實驗室、2200平米專屬獨立PI實驗室和900平米高通量測序室,實驗室設備總值2.0億以上。54個科研平臺和省市級實驗室/平臺,為深圳市擁有平臺多的醫院;共建成和省市級醫學重點學科28個。
一、招收條件
1、近三年內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無不良記錄,年齡在35歲及以下;
2、發表本學科(專業)SCI論文或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參與省級以上課題研究,申請專利(前三名);
3、具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材料學、公共管理學、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背景;
4、具有敬業精神和較強的研發能力,所學專業、研究方向與本站的項目相近;
5、招收臨床規培型博士后。
二、招收計劃
1、常年招聘,招滿即止。
2、招收博士后的學科及研究方向掃碼下載:?

三、待遇及政策支持
1、提供住房補貼;
2、工資及生活補貼50萬元起,包括醫院薪酬32萬元,五險一金及市政府博士后生活補貼18萬元;
3、以項目負責人身份申請各級科研基金課題,申報各項人才計劃;
4、平等享受醫院科研獎勵政策;
5、優秀者出站后,可入職我院繼續從事臨床、科研工作;
6、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并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者,可申請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深科研補助或留深補助;
7、“廣東省博士后人才引進計劃”對在境外獲得博士學位,且學校排名在世界前200(以上一年度THE、USNEWS、QS和ARWU排行榜為準)的在深博士后發放60萬元生活補貼(以省、市相關政府部門公布的新政策為準)。出站后與廣東省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協議或勞動合同并承諾在粵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廣東省財政給予每人40萬元住房補貼。
四、聯系我們
1、應聘者將個人簡歷、身份證、學位證書(或學生證)和科研成果佐證材料發至博管辦工作人員池老師郵箱:shenzhenyiyuan@126.com(注明“博士后招聘-姓名簡歷-高校人才網”);
2、聯系電話:0755-83003435。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2024年博士后招收計劃表 | |
招收學科 | 研究方向 |
骨科學 | 骨與關節損傷及修復的分子機制研究 |
新型骨生物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研究 | |
水凝膠及納米藥物在骨科領域的應用研究 | |
干細胞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 | |
骨科相關生物材料研究 | |
軟骨組織工程的研究 | |
運動系統退行性疾病機制研究 | |
骨骼肌肉系統生物力學相關研究 | |
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修復研究 | |
公共衛生 | |
骨科石墨烯生物材料研發 | |
耳鼻喉科學 | 1.分子生物學及組學研究 |
2.感音神經性耳聾相關基礎研究 | |
神經科學 | 1.腦膠質瘤耐藥新靶點的發現以及靶向分子藥物的篩選和臨床前研究 |
2.腦血管疾病轉化醫學研究 | |
3.生物材料及生物醫藥 | |
4.顱腦創傷修復機制研究/顱內感染機制與精準防治/慢性硬膜下血腫機制研究 | |
5.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疾病臨床與基礎研究 | |
6.腦血管病和認知障礙疾病(阿爾茲海默癥、血管性癡呆等)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 | |
7.神經腫瘤(垂體瘤、顱咽管瘤),神經內鏡 | |
8.腦認知障礙(常壓性腦積水,阿爾茨海默病等) | |
乳腺腫瘤學 | 1.乳腺癌抗PD1/PD-L1免疫治療耐受的分子機制研究 |
2.支鏈氨基酸BCAA代謝重編程對腫瘤進程的影響 | |
3.乳腺癌CDK4/6抑制劑耐藥機制研究及其靶點抑制劑開發 | |
檢驗診斷醫學 | 1.免疫反應機理和合成免疫學研究 |
2.生物芯片檢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 |
3.CRISPR分子診斷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 |
4.液體活檢技術研發及其在臨床中應用 | |
老年醫學研究所 | 1.合成化學(天然產物全合成) |
2.生物醫學工程(偏工科,試劑盒研發) | |
3.精準醫學與藥物基因組學(精準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技術與產品研發) | |
4.神經病學(神經內科.專業型,老年癡呆臨床研究) | |
5.新藥研發(藥物化學,納米靶向藥物制藥工程) | |
血液病學 | 1.惡性血液病發病機制研究 |
2.血液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基礎與應用研究 | |
肝膽外科學 | 肝臟及胰腺惡性腫瘤的基礎研究 |
婦產科學 | 1.產前診斷與病理產科 |
2.婦科惡性腫瘤的精準早期篩查、診斷及治療 | |
3.宮頸HPV感染進展關鍵分子及治療靶點研究 | |
腎內科 | 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學 | 1.泌尿腫瘤合成生物學研究 |
2.膀胱癌腎癌基因組變異對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 | |
3.膀胱癌類器官培養體系的建立及應用研究 | |
4.腫瘤的分子免疫機理 | |
內分泌科學 | 1.代謝性骨病臨床研究 |
2.臨床隊列研究 | |
麻醉科學 | 1.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全麻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
2.膿毒癥腦病機制與防治 | |
3.中樞及外周疼痛機理及其治療 | |
衰老與再生醫學 | 1.腦衰老機制及治療新策略研究 |
2.肥胖的中樞神經致病機制及干預策略 | |
公共衛生學 | 1.腦卒中防治策略及其干預措施的研究 |
2.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及其干預措施的研究 | |
3.康復分級診療量表的系列研究 | |
生物信息學 | 1.腫瘤基因組數據和臨床數據生物信息分析研究 |
2.腫瘤方向二代測序數據分析 | |
3.參與搭建及維護醫院的生物信息分析平臺和數據庫系統 | |
醫學人工智能 | 1.人工智能與生物醫學大數據 |
2.影像組學與醫學影像人工智能 | |
3.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與醫學圖像、生物信息處理 | |
護理學 | 基于康復機理機制急性卒中評估與早期干預 |
重癥醫學科 | 1.重癥感染的精準防治 |
2.急性腎損傷基礎及臨床研究 | |
3.膿毒癥器官損傷機制及精準干預研究 | |
4.重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 |
轉化醫學研究院 | 1.腫瘤類器官與臨床應用 |
2.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與臨床應用 | |
3.器官芯片開發與臨床應用 | |
4.生物醫用材料及分子生物學 | |
5.生物遺傳信息編輯技術研發及臨床應用 | |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 1.冷凍電鏡結構生物學 |
2.mRNA疫苗構建與應用 | |
風濕免疫科 | 1.系統性紅斑狼瘡重要臟器損傷早期預警研究 |
2.自身免疫性疾病靶標發現和用藥方案精準化研究 | |
干部保健科 | 阿爾擦海默病的早期識別與干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