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院簡介
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東省智能院)是廣東省所屬公益性事業單位。聚焦認知科學、人工智能、計算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的交叉研究,促進腦科學、生物醫藥、智能計算、信息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
二、課題組及負責人簡介
認知神經網絡磁成像和調控研究組聚焦于腦機智能融合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致力于開發光、聲、電、磁多模態腦機智能融合技術,并建立多模態數據融合算法,系統探索認知神經網絡的時空動態演變規律。研究組以技術創新與理論突破并行的策略,推動腦科學領域的前沿探索與臨床應用發展。主要研究方向:
(1)腦機智能融合技術:開發多模態兼容的關鍵器件,構建集光、聲、電、磁為一體的多模態腦機智能融合技術平臺。建立多模態數據融合算法與系統化知識體系,實現雙向集成的腦機智能交互技術,深入揭示大腦的工作機制及腦疾病的病理機制。
(2)具身元認知交互研究:聯合腦機智能融合技術與混合實境技術,系統研究感知、認知和元認知各階段腦功能網絡的時空動態變化,揭示各層次腦網絡的特征及其演變規律,并探索神經調控在具身元認知交互過程中的作用機制,深入理解認知功能及其障礙的病理機制。
賴欣怡博士,研究員,認知神經網絡磁成像和調控研究組組長。2011年獲得臺灣交通大學電控工程博士學位,并于2012至2015年先后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及臺灣長庚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5至2024年,任職于浙江大學系統神經與認知科學研究所,擔任PI崗研究員,并負責浙江大學7T磁共振腦影像中心的運行管理與創新技術開發。2024年11月,加入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擔任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病學基礎與臨床分會、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神經與精神影像專委、浙江省神經科學會等多個學術機構的委員,并擔任國際學術期刊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副主編,以及Psychoradiology、Scientific Reports及多個Frontiers期刊的編輯。賴博士主持或參與了1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已累計發表SCI期刊論文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2項(包括2項美國專利),H指數(H-index)30。其研究成果獲得高度認可,榮獲中國工程院頒發的“中國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學者”稱號,以及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銀獎”。
課題組簡介網址:
https://gdiist.cn/research/team_detail/74
三、招聘崗位:實習生(電子信息方向)
崗位職責:
(1)協助課題組長及實驗室成員開展科研工作,積極參與項目相關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探索;
(2)根據個人技術背景與項目需求,參與3D圖像分割與配準算法的開發與優化,并將算法原型集成到軟件函數庫中,實現模塊化封裝與發布;
(3)配合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他研發任務,包括但不限于算法測試、性能評估、技術文檔撰寫及結果可視化等工作;
(4)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應聘條件:
(1)學歷背景:計算機、人工智能、軟件工程、電子信息、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神經科學、數學等相關專業;在讀碩士優先,本科生(有項目開發或相關競賽經驗)可擇優考慮。
(2)技術能力:熟練掌握至少一種深度學習框架(如PyTorch或TensorFlow);有3D圖像分割項目經驗,熟悉3D卷積神經網絡(如3D U-Net);理解常用圖像配準方法(如ANTS);有一定的對比學習、自監督學習或Transformer相關項目經驗;
(3)個人能力:具備較強的執行力,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適應跨學科合作;
(4)研究興趣:對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方向有濃厚興趣,思維敏銳,具備一定創新意識和科研潛質;
(5)實習期限:實習期不少于三個月。
四、福利待遇:
(1)住宿:住宿環境良好,免租金入住人才公寓;
(2)辦公環境: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及計算機資源;
(3)指導支持:提供課題研究、論文撰寫、職業生涯的指導;
(4)實習津貼:按照廣東省智能院相關標準發放。
五、聯系方式
請提供個人簡歷、學位證書、發表論文的電子版全文及相關證明學術/專業能力的材料。符合要求者將安排面試,應聘者資料恕不退還,廣東省智能院將予以保密。
應聘者請將材料發送至胡老師郵箱:huyuzhen@gdiist.cn。郵件請注明“賴欣怡課題組-實習生應聘-姓名-高校人才網" 。【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附橫琴相關介紹,請點擊附件橫琴介紹手冊-小琴書.pdf
本招聘公告在崗位招滿前長期有效。